-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5号院19号楼
- 电话:010-58356984
- 邮编:100028
- 传真:010-58356979
中航工业沈阳所“空战战术仿真研究”团队在中航工业第三届青年创新创效大赛中获得金奖不足一个月后,在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创新创效竞赛全国决赛中又再创佳绩,最终从全国6万名青年职工中脱颖而出,以《空战战术敏捷设计与柔性对抗仿真系统》的展示汇报荣获铜奖,这是沈阳所首次获此殊荣。
在模拟空战环境中开展空战战术研究,是沈阳所年轻人积极投身的一项创新事业。“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将空战战术量化定义、精确表达,进而逐步累积形成知识财富呢?”围绕这一问题,团队成员首先想到了足球教练员手中的战术板,“能不能像在战术板上画战术一样去设计空战、积累战术?”说干就干,一支以“90后”为主力的空战研究小组就这样建立了。
庖丁解牛,让空战“重定义”。空战该如何精确化表达,是小组攻关的第一个问题。一段段空战作战活动、一条条作战使用规则、一个个战术机动动作、一项项操作控制指令,都需要深入研究、严谨考证。小组成员锲而不舍,庖丁解牛般将空战交战过程离散化、决策过程状态化、控制参数定量化,定义了近600个空战战术的输入输出量,建立了超过500个探测、打击、规避等关键决策点,将空战描述“重定义”。
聚沙成塔,将知识“建成库”。将空战描述“重定义”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空战知识的有效积累才是研究的最大障碍。为了在新的定义下描述积累空战经验,建立空战知识库,小组成员仔细研习过往各类数据资料,向前辈、飞行员请教经验,在模拟空战环境中反复验证,将大家手中“比划”的空战知识不断总结,形成逻辑化、结构化、规则化语句。在责任与兴趣的双重驱动下,经过团队成员一年间的不懈努力,一个覆盖典型空战战术样式的规则库正在聚沙成塔“建成库”。
触类旁通,把战术“画出来”。空战规则库中的战术样式是一个个离散的活动,如同“零部件”一样,如何把它们“组合”起来,建立成完整的空战对抗过程,是小组成员要攻关的“最后一公里”。大家想到了最初的构思——足球战术板,足球教练员在战术板上将一名名球员连成一条条进攻链,连点成线,构建战术。触类旁通,空战行为建模方法应运而生,选取战术样式、定义转换条件、明确数据流转,完整空战就这样被“画出来”,实现了立体呈现。
在沈阳所空战系统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柔性化体系仿真环境的加持下,空战知识得以在小组成员的改装后驱动模型自动运行。通过对空战对抗更加立体、丰富、深入的研究,团队获取了更多空战细节、变化拐点和样本空间,为设计研发、战术探索的各项工作提供了量化、快捷、准确的技术支撑。